藍鯨新聞3月12日訊(記者 陸鵬鵬)4S店半停業、拖欠員工工資、單店數十輛車不能交付......315前夕,曾經的百強經銷商運通汽車集團被推上風口浪尖。
運通旗下奧迪、捷豹路虎等4S店提車難
有門店29輛車無法提出
連日來,藍鯨新聞記者接到多地車主爆料,運通集團旗下奧迪、捷豹路虎等多家門店出現提車難、半停業、拖欠工資情況。
岳先生于2025年1月6日,在成都運通晟捷捷豹路虎4S店購買了一輛捷豹汽車,雙方約定1月27號前交車,但從購車至今兩個月過去了始終無法提車。
岳先生對藍鯨記者說道:“購車時首付已交貸款也已批下,但到提車時4S店以資金困難為由拖延交車。現在貸款都開始還了,車子還不知道在哪兒。僅這一家店就有十幾人出現無法提車的情況。”
值得注意的是,關于無法提車的問題門店甚至出具了一份賠償協議,根據岳先生提供的協議,門店聲稱最遲2025年2月28日交車,并贈送3000元售后基金。但到了二次約定的交車時間,4S店再度拖延交車時間,并且未承諾何時交付。
鄭女士2024年12月在杭州運通和喬路虎4S店貸款買了車,時至今日仍無法提車,鄭女士稱:“貸款還了3個月了,門店多次拖延不交車,這一家門店已有11輛車無法交付了。”
藍鯨新聞記者了解到,有相同情況的消費者還有很多,杭州運通和晟奧迪4S店、紹興宏奧奧迪4S店、北京運通嘉寶4S店、北京大興運通興捷捷豹路虎4S店等全國多家門店均出現了提車難的情況。
值得注意的是,涉事4S店均為運通汽車集團旗下的經銷商,提車難問題從去年11月就已經開始了。多位杭州的車主對藍鯨記者透露,光杭州運通和晟奧迪一家4S店就有29輛車無法提出,紹興宏奧奧迪4S店同樣是20多輛無法提出。另有車主表示,一些門店在明明無法交付的情況下,還在用低價引誘新的消費者下單。
運通集團資金鏈出現問題?
集團抽調資金致門店經營困難
當被問到無法提車的具體原因時,岳先生從銷售口中得知,新車合格證被4S店抵押給了銀行,需要集團放款才能解押,但現在店里資金鏈緊張,集團沒任何放款的消息,合格證也無法贖回,車子因此遲遲不能交付。
不止是岳先生,無法提車的4S店給出的回應大致相同,例如“車子合格證被拿去抵押了,門店資金困難”等,有的車即便停在店里,也無法交付給車主。
藍鯨記者了解到,新車合格證是車輛生產企業印制并隨車配發的唯一證明汽車整車合格的法定文件,相當于是汽車的“身份證”。沒有合格證車輛將無法落戶、上牌。
一些4S店為緩解資金壓力會把合格證和備用鑰匙拿去抵押貸款。值得注意的是,新車合格證不具備財產屬性,無法作為質權標的,因此這一操作方式并不合規。
不止是提車難,由于門店資金鏈緊張,運通旗下一些門店還涉及挪用客戶購車費用的情況,拖欠置換車款等問題。
多位知情人士向藍鯨記者透露,運通集團資金鏈出現問題,有車主剛交完費用錢就被集團劃走了,集團抽調資金導致旗下的4S店經營困難,因此才會出現不交車等一系列問題。
有門店半停業
拖欠員工工資
藍鯨記者了解到,運通旗下部分門店已經處于半停業的狀態,例如杭州運通和晟奧迪4S店,有車主對藍鯨記者表示,目前該門店銷售業務基本暫停,只剩保養可以做。
“我上周去的時候維修車間就一個員工,只能預約保養,如果直接上門保養的話接待不過來 。過去有很多銷售還有直播,現在門店冷冷清清。”車主說道。
以門店的現狀來看,不僅存在交車難的問題,現在很多車主的保養權益都大打折扣,而且隨時面臨門店跑路的風險。
另外,重慶運通晟迪奧迪4S店的情況也大致相同,據車主發來照片,門店內外空空蕩蕩,只剩售后服務艱難維系著。
對此,藍鯨記者嘗試聯系該門店,但接線人員卻將銷售服務轉接到重慶另一家新元素奧迪4S店,當被問到重慶運通晟迪奧迪4S店的經營問題時,銷售只是稱:“那家店已經沒有銷售業務了。”
4S店經營困難,資金鏈緊張受害的不止是消費者,還有員工。藍鯨新聞記者了解到,多家運通旗下4S店員工被拖欠工資。
一位武漢運通益迪4S的員工對記者透露:“門店在2月底發放了12月的工資,未離職的只發了50%,已經離職的都沒發。”另一位離職員工透露:“已經被拖欠了3個月工資,前前后后有十幾個同事都離職了,工資也都欠著。”
從提車難到門店半停業、拖欠工資,運通集團此次暴雷涉及旗下多地4S店,目前,多家門店的車主、員工已組成相應維權群,每個群的人數多達兩三百人,累計維權者已超千人。
針對運通集團旗下多個4S店存在侵犯消費者、員工權益的問題,藍鯨記者多次致電運通集團官網聯系電話,但截至發稿未能取得聯系,電話始終處于無人接聽的狀態。
門店接連倒閉或轉型
傳統汽車經銷集團迎來陣痛期
天眼查顯示,運通集團全稱為北京運通國融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為孫紹軍,實際控制人為馬韶輝。運通集團對外投資企業多達32家,包括寧波運通寶晟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武漢運通益捷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北京運通興遠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等。
官網資料顯示,運通汽車集團成立于二十世紀80年代,2023年,汽車板塊總收入413.17億元,新車銷量99254輛,二手車銷量49687輛。
集團旗下經營汽車品牌18個,共有經銷店70余家。其中,超豪華品牌4個,包括勞斯萊斯、賓利、阿斯頓馬丁、蘭博基尼,共有經銷店9家,豪華品牌7個,包括奔馳、林肯、奧迪、寶馬、捷豹路虎、英菲尼迪等,共有4S店50家。中端品牌4個,共有4S店10家。豪華品牌店數占集團總數的86%。
2024年,運通汽車集團獲得中國汽車經銷商集團百強榜第12名,前三分別為中升、廣匯、利星行。
近年來,中國汽車市場加速向新能源轉型,傳統的汽車經銷商集團正經歷一段前所未有的陣痛期。
一方面,新能源品牌以“直營+低價”模式搶占市場,另一方面,燃油車品牌陷入價格戰泥潭,保時捷、奔馳、寶馬、奧迪等傳統豪華品牌大幅降價,終端利潤被壓縮至冰點。在此背景下,門店越賣越賠,資金周轉困難,門店難以經營,最終經銷商走向了倒閉的局面。
傳統的汽車經銷商正經歷著行業變革帶來的陣痛,這是新舊商業模式交替中的必經階段。新能源車企的直營模式徹底打破了延續二十年的4S店生態,從廣匯到運通,傳統汽車經銷商集團若不能積極擁抱變革,即便坐擁千億市值被時代淘汰或許也只是時間問題。
律師:4S店存在多項違法行為
消費者可主張三倍賠償
對于運通汽車集團旗下4S店出現的一系列問題,藍鯨新聞記者咨詢了律師。
北京市盈科(茂名)律師事務所執業律師張明湖指出,運通汽車集團旗下4S店存在多項違法違規行為,嚴重侵害了消費者及員工的合法權益。
在購車合同方面,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五百零九條,消費者與4S店簽訂購車合同并支付款項后,4S店有義務按時交付車輛。然而,部分4S店未能履行這一義務,已構成違約。消費者有權要求4S店繼續履行合同或解除合同,并主張賠償損失,追究4S店的違約責任。
此外,4S店擅自改變客戶購車款用途,嚴重違反了《民法典》中關于不當得利的規定,構成對消費者財產權的直接侵害。
張明湖表示,4S店將新車合格證單獨質押給銀行以獲取貸款,不僅違反了《民法典》關于質權設立的規定,還觸及了《機動車登記規定》中的法定登記文件要求,導致消費者無法辦理車輛上牌手續。消費者可依據《民法典》主張質權無效,要求銀行或4S店返還被質押的合格證;同時,也可以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若結合其他證據證實4S店在明知無法交付車輛的情況下仍以低價吸引消費者下單,可能構成通過虛假宣傳、誘導消費的欺詐行為,消費者還可主張購車價格的三倍賠償。
張明湖律師還強調,4S店長期拖欠員工工資的行為,也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的相關規定。員工應當保留相關證據,向勞動仲裁機構申請仲裁,要求支付拖欠工資及經濟補償金。
在此次事件中,除了4S店外,奧迪、捷豹路虎等品牌方是否需要負責?
對此張明湖律師表示,4S店作為品牌方授權的經銷商,其經營活動應在品牌方的監督下進行。若有證據顯示品牌方未盡到合理的監督管理義務,導致4S店違規操作損害消費者權益,則品牌方可能需承擔連帶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