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3月8日,在上海金茂大廈云端會議室里,一場關于人工智能(AI)與資本市場深度融合的思想盛宴拉開帷幕。
由上海市委金融辦、浦東新區人民政府指導,陸家嘴金融沙龍秘書處主辦的第二期沙龍以 “資本市場大時代 ——AI + 千行百業” 為主題,匯聚政產學研界精英,共同探討 AI 技術如何重塑金融生態、賦能實體經濟。
《AI + 千行百業:應用場景與市場機遇》圓桌討論
技術破局:DeepSeek具有里程碑意義 AI將幾乎改變所有行業
2025年初,中國人工智能企業深度求索(DeepSeek)發布開源模型DeepSeek—R1,隨后眾多企業積極擁抱大模型,展開本地化部署;不久之前,又有中國的創業公司Monica發布了全球首款通用Agent(自主智能體)產品Manus。
對此,民生證券副總裁、研究院院長胡又文以《資本市場大時代 AI + 千行百業》為題,對DeepSeek和Manus的意義,進行了分析。
他認為,近期國內 AI 領域的兩大突破 ——DeepSeek 大模型和 Manus 智能助手 —— 標志著中國在全球 AI 競爭中實現 “彎道超車”。第一,DeepSeek是第一個國產的全開源的能夠比肩全球領先水平的大模型,可以被立刻用在千行百業。他的創新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首先,通過對CUDA軟件的優化和拓展,實現在低性能的芯片上完成高級運算,降低訓練成本。其次,通過MoE架構,每次推理只激活對應專家;思維鏈數據緩存使用,不重復推理;推理成本很低。第二,Manus的出現標志著:AI能力已經到達了應用爆發的臨界點。
胡又文稱,DeepSeek 帶來的 “算力平價” 與 “模型平權” 效應,將重構全球 AI 產業格局:
第一,2025年將成為自動駕駛元年:首先,L3路政政策出臺為自動駕駛產業提供政策支持;其次,不依賴于城市地圖NOA將全面普及;再次,在需求端,智駕已經成為老百姓購車的重要因素。
第二,人形機器人:這個行業集成人工智能、高端制造、新材料各種各樣的高端技術,它是繼計算機、新能源汽車后又一款顛覆性產品。
第三,教育:無論國內還是國外,教育都是AI天然落地場景之一。
第四,醫療:谷歌和DeepMind團隊發布的醫療大模型叫Med-PaLM,在醫學考試中已經接近了專家醫生的水平。從國內來看,目前影響大模型在醫療領域的問題主要在于數據,毫無疑問AI醫療在中國發展前景非常廣闊。
第五,金融:行業特征很明顯,大量數據沉淀,勞動力密集,還有與語言相關的工作占比非常高,這些都是AI非常擅長的,可以產生改造甚至顛覆的作用。
第六,零售:AI在零售行業的應用變革不僅能優化零售行業資源配置,從商品研發、市場營銷、組織流程優化等方面全面提升,還能通過精準營銷、智能推薦、高效服務這些手段,全方位升級購物體驗。
第七,制造業:對于中國的支柱產業,一方面,人工智能覆蓋制造業全流程各個環節,提高各個環節運作效率,賦能整體預測、生產、管理、決策,實現精細化管理。另一方面,在人工智能賦能下,制造業可以從產品中心向用戶中心轉變,從剛性生產向柔性生產轉變,滿足消費者個性化需求。
AI的金融賦能:服務模式從原來千人一面轉向千人千策
國泰君安證券首席信息官俞楓從金融行業視角解析 AI 的滲透路徑。他表示,DeepSeek 的開源特性推動證券行業從 “經驗驅動” 轉向 “數據驅動”,服務模式從 “千人一面” 轉向 “千人千策”。決策的機制從經驗判斷升級為數理驗證,競爭的焦點從原來的資源占有演變為算法的迭代,可以說證券行業正式進入智能認知時代。
俞楓認為,證券行業擁有海量數據和復雜業務場景,AI推理大模型應該講比較適合證券行業。大模型的思考+結論輸出的能力特別適合證券行業特別復雜多元的業務,智能引擎驅動行業重構,特別核心業務方面的賦能,運行提質增效、對客服務升級、生態創新等方面,可以進一步實現重塑突破。對資本市場來講迎來了一次價值重構的機會。
但行業目前也面臨四個瓶頸:第一,算力瓶頸。第二,數據瓶頸,高質量語料不夠。第三,科技自信,不管哪個大模型,它的原理決定一定會產生幻覺,特別是證券行業不能容忍。第四,安全和挑戰依然大。
AI場景落地:AI Agent 技術引爆應用創新浪潮
上海階躍星辰副總裁李璟以《Agent:AGI 時代的智能入口》為題,描繪了 AI 應用的未來圖景。他指出,2025 年將是 Agent(智能體)落地元年,多模態交互與強化學習兩大技術突破將催生終端革命。階躍星辰通過開源強化學習框架 Open-Reasoner-Zero,實現訓練效率提升 20 倍,并在視覺推理、多模感知等領域取得進展。
李璟說,2025年讓人值得興奮,相信這是Agent落地的元年。我們認為Agent這件事情本身的實現依靠兩個能力。第一個是多模態交互能力,剛剛所說過去一年里面聲音、視覺都有非常長足的進步。第二,什么叫Agent?Agent自動自主提供規劃、決策、幫助我們完成任務的一系列服務,它需要慢思考的推理能力。
對于Agent實際應用落地的部分,李璟非常看好兩個領域:第一,終端,期待下一代終端出現,人工智能大模型里面出現非常多深刻變化;第二,超級應用,除了手機終端領域,其他領域也將有大量Agent應用。
AI硬件突圍:國產 GPU 加速自主可控進程
沐曦集成電路高級副總裁魏忠偉分享了國產 GPU 的突破路徑。作為國內少數進入自動駕駛訓練芯片領域的企業,沐曦通過 “通用架構 + 生態構建” 戰略,已在金融、交通、教科研等六大領域實現突破。他透露,2024 年公司中標某商業銀行近億元服務器訂單,并與主流車廠合作智能駕駛訓練項目,未來將聚焦 “高質量國產替代”,對標英偉達的 CUDA 生態。
魏忠偉強調,AI 算力需求呈現 “終端化、垂直化” 趨勢,通用 GPU 的穩定性與易用性是關鍵。他呼吁行業以 “三心二意”(有信心做這件事情、有耐心做這件事情、有決心追趕先進;意在向競爭對手學習、意在高質量國產替代)推動技術迭代,助力中國 GPU 走向國際市場。
理解AI發展智能本質: 數據作為一個核心的資產
作為學者,上海交大清源研究院研究員劉志毅探討了DeepSeek推動AI在垂直領域的應用創新,認為AI在醫療和金融等數據復雜程度高、價值高且場景相對封閉的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劉志毅還提到,在資本流動下,AI Agent開發需求爆發,技術演進促使基礎技術創新周期變得更短,行業趨勢與Agent技術相結合。
對于“智能化轉型和數字化轉型差異” ,劉志毅認為其核心差異在于智能化轉型應該主動的服務,而不是被動的交互,實際應該實現主動的工作流、業務流場景。
他表示,以DeepSeek為代表的AI有望帶動創新產業格局重構。“大家關注DeepSeek,是因為創新邏輯似乎變了,在不需要投入那么多算力和人才的情況下,也有做出全球領先創新的可能。因為有原創性創新,我們在全球競爭和特定領域競爭當中可能能夠實現彎道超車。”
圓桌對話:AI 與資本的共生之道
在《AI + 千行百業:應用場景與市場機遇》的圓桌討論中,嘉賓圍繞模型趨同、數據隱私、中小機構路徑等議題展開思辨:
—2025年是行業爆發元年:嘉賓們認為,DeepSeek是第一個國產的全開源的能夠比肩全球領先水平的大模型,可以被立刻用在千行百業;Manus的出現則標志著:AI能力已經到達了應用爆發的臨界點。
—AI將影響“千行百業”:嘉賓們認為,AI將深刻地影響各個行業,如自動駕駛、人形機器人、金融、教育、醫療、制造業等等,很多行業將迎來新的模式。
—模型趨同風險:俞楓認為垂類模型的差異化訓練(如國泰君安的金融語料庫)可緩解趨同效應,而開源生態將激發更多創新可能。
—數據隱私挑戰:劉志毅提出 “技術 + 法律” 雙軌治理,通過隱私計算和立法明確數據邊界,例如上海交大計算法學與 AI 治理中心的實踐。
—終端 Agent 發展:李璟指出,車企、手機廠商的開放態度是關鍵,端云協同架構需平衡效率與隱私。
—中小機構突圍:魏忠偉建議聚焦特色場景,如沐曦通過通用 GPU 打入金融、交通等領域,避免與巨頭直接競爭。
活動尾聲,胡又文總結道:“中國 AI 企業的技術突破已獲國際認可,未來需在開放合作中實現‘競合共生’。” 上海交大清源研究院研究員劉志毅則呼吁:“AI 倫理需以人為本,確保技術創新服務于人類福祉。”
“陸家嘴金融沙龍”由上海市委金融辦、浦東新區人民政府指導,“陸家嘴金融沙龍”秘書處主辦,第一財經、財聯社提供媒體支持。此系列活動將構建與“陸家嘴論壇”相呼應的常態化交流平臺,通過機制化、場景化、國際化運作,持續輸出金融改革“浦東智慧”深度賦能浦東經濟高質量發展,全力助推上海國際金融中心核心區建設邁向新高度。
第三期陸家嘴金融沙龍將于下周舉行,聚焦 “破局與重構——價值驅動型并購重組新范式”,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