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藍鯨新聞3月12日訊(記者 邵雨婷)近年來,消費場景的多元化催生新型風險保障需求,互聯網保險領域呈現顯著的結構性變革特征,人們對個性化、場景化的保險需求日益增長。
近日,據港交所官網顯示,白鴿在線(廈門)數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白鴿在線”)正式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擬在香港主板上市,聯席保薦人為民銀資本及中銀國際。
招股書顯示,白鴿在線通過AI、大數據分析賦能保險場景化創新,但目前公司業務結構較為單一,收入模式也仍為傳統的傭金收入,隨著研發投入的不斷增長,為紓困資金難題,公司選擇赴港上市募資。若成功上市,白鴿在線將成為港股首家專注場景險數字化的保險科技公司。
高度依賴單一業務收入
招股書顯示,白鴿在線成立于2015年,是一家場景險數字化風險管理解決方案提供商。與傳統保險中介不同,公司主要通過自主開發了一項保險SaaS應用系統,識別不同場景下的風險管理需求,并為其合作伙伴(主要為保險公司)提供數字化及定制化的風險管理解決方案。
憑借在保險科技領域的十年深耕,白鴿在線構建起了以場景險為核心的風險管理金融服務、智能營銷及數字化解決方案、TPA服務三大業務矩陣。公司產品橫跨出行、健康、物流、公共服務等九種生態圈,協助投保流程。
以哈啰出行為例,傳統模式下,企業提供共享騎行服務通常會根據保險期限內的預計業務規模,并透過年度維度統計數據計算,為終端消費者購買保險計劃,但是,終端用戶可能不會直接受保或受到保護。
而白鴿在線向哈啰出行提供的數字化風險管理解決方案不同,公司將自動為每位騎行者購買“單車意外險”,期限由解鎖單車(同時產生保單)起計直至騎行結束為止,最長持續時間為六個小時。當發生意外時,最終被保險人可透過白鴿陪你行微信公眾號或公司報案電話提出理賠。憑藉出行生態模型,公司能夠從分鐘甚至精確到秒的精細時間間隔分析保單。
智能營銷及數字化解決方案主要以其自主開發的SaaS應用系統“白鴿e保”為核心,為保險公司及金融機構提高業務營運效率及降低決策成本。此外,白鴿在線還為保險公司提供TPA服務,即獲授權協助彼等進行理賠及咨詢服務。公司擁有一支客戶服務團隊,通過電話、線上溝通及電子郵件為最終被保險人提供一對一的保單咨詢、理賠支持等服務。
目前,公司已與中國人保、平安等國內70家保險公司合作設計、開發保險產品。截至2024年9月,公司積累3.02億被保險用戶數據、84億份保單記錄,覆蓋68個生產生活場景。據灼識咨詢,以2023年收入計,白鴿在線在中國場景類保險數字化風險管理解決方案提供商中位列第一,市場份額為4.4%。
招股書顯示,白鴿在線2022年、2023年和2024年前9月(以下簡稱“報告期”)的營收分別為4.05億、6.6億和6.31億元;凈虧損分別為2507.5萬元、1718.0萬元、1557.6萬元;經調整凈虧損分別為1972.3萬元、1346萬元、888.7萬元;毛利率分別為8.3%、7.9%、8.0%。
不過,公司對風險管理金融服務業務高度依賴,該業務的收入占比超八成。
報告期內,來自風險管理金融服務的收入分別為3.11億元、5.36億元、5.74億元,占比分別為77.0%、81.2%、91.0%;來自智能營銷及數字化解決方案的收入分別為8692.6萬元、1.16億元、5465.1萬元,占比分別為21.5%、17.5%、8.7%;來自TPA服務的收入分別為623.3萬元、830.4萬元、229.8萬元,占比分別為1.5%、1.3%、0.3%。
目前,公司的風險管理金融服務仍主要依賴傳統傭金收入,報告期內,公司平均傭金費率分別為15.6%、19.8%、24.9%。2022年,其傭金收入主要來源于車服,到了2024年,傭金的大部分收入轉換到了普惠金融。報告期內,來自車服的傭金收入占比為36.9%、24.6%、11.6%;來自普惠金融的傭金收入占比為2.6%、26.5%、46.9%。
趕AI風潮但研發投入不高,新希望作為二股東扶持上市
招股書顯示,目前,白鴿在線自主研發的智能風控引擎已迭代至4.0版本,動態定價模型覆蓋98%場景險產品,使產品開發周期從傳統模式的3個月縮短至5.7天。截至2024年9月,公司擁有46項專利技術,其中發明專利占比65%,區塊鏈存證技術應用于83%的電子保單。
在AI大模型浪潮席卷下,白鴿在線宣布全面接入DeepSeek。?但是,技術迭代的背后研發成本占比并不算高,據招股書,報告期內,白鴿在線產生的研發開支分別為1410萬元、1570萬元、1650萬元,分別占同期收入的3.5%、2.4%及2.6%。由于公司啟動MaaS開發項目,技術服務費增加830萬元。
白鴿在線的單一收入結構使其議價能力受限,公司對大客戶的依賴程度較高。報告期內,來自前五大客戶的收入分別為2.24億元、4.55億元、5億元,分別占總收入的55.3%、69.0%、79.2%。其中,2024年前三季度,來自第一大客戶中國平安的收入占比達43.6%。
深度綁定大客戶的同時,白鴿在線的應收賬款壓力增大。截至2024年9月末,公司貿易應收款達7500萬元,應付賬款1.13億元,金融資產(主要為應收賬款)減值虧損撥備凈額為500萬元。
截至2024年9月末,白鴿在線持有現金及現金等價物2445.5萬元,銀行及現金結余5945.5萬元,負債凈額為2244.8萬元,存在借款500萬元。
自身造血能力堪憂的白鴿在線不斷融資輸血。
成立以來,白鴿在線共完成五輪融資,投資方包括廈門匯誠、新希望、廈門美桐陸期等。2025年1月,公司完成合計約3000萬元的C輪融資,投后估值為20.29億元。
IPO前,公司創始人涂錦波擁有白鴿在線約55.58%的投票權,新希望直接持有公司13.87%股份,為公司第二大股東。
此次白鴿在線IPO的募資金額擬用于投資解決方案及服務的研發、招募及留住相關研發人才以及改善基礎設施;尋求收購及投資機會;擴張中國及海外銷售網絡分公司;用于建立研發中心及配有智能展廳的辦公樓宇;及用作公司的一般營運資金及一般企業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