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鯨新聞3月13日訊(記者 郝妍)2025年雖然稱不上AI元年,但絕對是AI爆發之年。
從DeepSeek到宇樹科技,“杭州六小龍”的概念也逐漸深入人心,甚至成為一種流量密碼與財富密碼。
杭州六小龍考察團井噴,兩天一夜報價近萬
最近不少社交平臺中出現了“杭州六小龍考察團/研學團”的招募信息,無論是海報中,還是文案中“杭州六小龍”、宇樹科技、DeepSeek等標簽格外顯著。
目前市面上的此類項目大多為2-3日短期研學,報價從3000元到上萬元不等,而這一費用中通常不包含外地來杭的往返交通費,甚至有部分研學團不含食宿,若需提供杭州地區的食宿則需另外加2000元。以標價為9500元的某考察團項目為例,30人成團,一期項目的營收近30萬元。
這個價格在整個研學圈也屬不菲,行程是否真的“物有所值”?
藍鯨新聞從多個研學團招募簡章中了解到,此類項目通常包括高校講座學習、杭州景區游覽與科技企業探訪。雖然打著“杭州六小龍”的旗號,但事實上在真正的行程中“六小龍”能有“兩小龍”已經屬于“頂配”。還有大量研學“掛羊頭賣狗肉”,行程中并不含“杭州六小龍”企業。
藍鯨新聞記者采訪的6個研學項目中,云深處科技和強腦科技出現頻率最高,不止一位工作人員表示,“本來計劃中也有宇樹科技,但因為近期太火,不太好聯系”。根據行程表,“六小龍”企業每家會有一小時左右的探訪時間,除參觀外還會有與其內部成員的圓桌交流環節,“創始人不一定有空,但參加的肯定有高管”,被訪工作人員稱。
對此藍鯨新聞記者向云深處科技和強腦科技求證,強腦科技公關人員回應稱:“很多都不是真實的,要謹慎鑒別!”截至記者發稿,尚未收到云深處科技回應。
從速成教程到研學團,AI含量究竟有多少?
此類研學/考察團項目往往自稱以“技術-場景-戰略”為主線,但在實際的行程中卻以走訪和參觀這種打卡式游覽為主,甚至在有些研學項目中,真正科技企業的探訪時間不到3小時,而大量的時間依然是杭州西湖、靈隱寺等景區游覽。
這種兩天一夜式的“AI研學團”看似順應時代浪潮,實則折射出資本對技術光環的異化利用。
此前DeepSeek爆火時,網上迅速涌現出大量與之相關的操作培訓課程,無論是爆賣的“15天速成DeepSeek核心技能”、“AI接單月入過萬”,還是單價近2000元的“一人公司方法論+DeepSeek”,數以百計的賣課人打出了相似的口號:“學會AI,日進斗金”。但這本質不過是將技術工具異化為投機工具。
研學團則借“名校/明星企業/AI實驗室參訪”等標簽,將走馬觀花的行程包裝成未來競爭力投資。
從AI課到AI研學團,更像是一種從線上知識付費到線下“體驗溢價”的故技重施,操盤手的核心競爭力不是AI知識與資源,而是洞察了公眾對技術的認知斷層與渴望與AI接軌的急切心理交織下產生的“AI焦慮”。
AI技術帶來的是效率革命與知識普惠本,而不應該是一場將信息差轉化為利潤池的“造富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