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藍鯨新聞3月18日訊(記者 敖玉連)先發低利率日元債,后買高股息日股,巴菲特靠“發債買股”的套利邏輯,實現了穩穩的幸福。
2024年10月,巴菲特曾大手筆發債2818億日元,按此前借債發股的邏輯,這筆錢將繼續投向日股。那具體投向哪里?如今答案揭曉,繼續買五大商社。
3月17日盤后,日本財務省公告顯示,伯克希爾增持了日本五大商社股份:
對伊藤忠商事的持股比例從7.47%升至8.53%;
對住友商事的持股比例從8.23%升至9.29%;
對丸紅株式會社的持股比例從8.30%升至9.30%;
對三菱商事的持股比例從8.31%升至9.67%;
對三井物產的持股比例從8.09%升至9.82%。
日本股市對此反應強烈,3月18日收盤,五大商社股價皆應聲漲超2.4%,日經225指數收漲1.2%。
伯克希爾在五大商社的持股比例已經逼近9.9%,這是此前買賣雙方約定的持股上限。但在2025年2月股東信中,巴菲特稱,商社們已同意“適度”放寬這一上限。
“我們對這五家公司的持股是長期的,最初,我們約定將持股比例控制10%以下,但隨著接近這一上限,這五家公司同意適度放寬限制。未來,伯克希爾可能會進一步增加對這五家公司的持股比例?!?/p>
2019年,伯克希爾開始發日元債;2020年8月底,披露持有五大商社5%左右股權;2023年,巴菲特還帶隊去日本考察。2024年,這位“奧馬哈先知”大幅拋售美股,囤現金,但仍對日本的五大商社大加贊賞。如今,又繼續追投,日股的魅力在哪里?
“這是百年一遇的機遇”,芒格曾這樣評價這筆交易。背后的邏輯很清晰:借低利率日元,買高股息日股,無風險套利,還能規避匯率風險。
“日本的利率是每年0.5%,為期10年。所以你可以提前10年借到所有的錢,你可以買股票,這些股票有5%的股息,所以有大量的現金流。”2023年,芒格在生前最后一次公開談話中如此解釋。
巴菲特最近則是算了一筆賬:2025年,預計從日本投資中獲得的年度股息收入,將達到約8.12億美元,而日元債務的利息成本約為1.35億美元。也就是說,拋開股價漲跌不算,僅靠發債賣股的操作,就能實現5倍套利。
而回到股價層面,2020年8月底巴菲特公開倉位以來,五大商社股價最少都漲了2倍:伊藤忠商事漲幅211%、住友商事漲幅258%、丸紅株式會社漲幅426%、三菱商事漲幅316%、三井物產漲幅280%。同期,日經225指數漲65%,巴菲特大幅跑贏指數。
除了股價、股息之外,匯率波動也賺了一些錢。由于美元走強,截至2024年年底,伯克希爾從日元借款中獲得了23億美元的稅后收益,其中8.5億美元發生在2024年。
2020年8月,巴菲特首次披露投資日本五大商社,持股比例在5%附近。在上一年他就在為此做準備:先借錢。2019年,伯克希爾首次發行了日元債券,規模約為4300億日元,期限在5至30年,利率在0.17%(5年期))至1.1%(30年期)之間。此后,伯克希爾連續多次發行日元債券,總規模超1.3萬億日元,成為海外最大日元債發行方之一。
巴菲特買日股也并非全靠發日元債,2024年底,伯克希爾對日本投資的總成本為138億美元,高于發行的日元債規模,伯克希爾自己也投入了部分真金白銀。
談及五大商社,巴菲特曾稱,當時僅僅翻閱了五大商社的財務報表,便對其極低的股價感到震驚。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他發現這五家公司的運營模式與伯克希爾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它們在資本配置、管理層能力、對投資者的態度上都表現出色,例如,會適當時機增加股息、合理回購股票,且高管薪酬遠不如美國同行激進。
在美股大盤,尤其科技股大跌背景下,開年以來,伯克希爾哈撒韋股價逆勢上漲15%。昨日美股收盤,伯克希爾A類、B類股價創下歷史新高,伯克希爾市值也破紀錄達1.13萬億美元,位居全球第八。
除沙特阿美外,其余七家都在美股上市,而伯克希爾七家中唯一的非科技公司。
全球公司市值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