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藍鯨新聞3月19日訊(記者 徐曉春)3月17日,永輝超市董事會換屆之后,在五個非獨立董事席位中,“永輝系”董事只剩下張軒松、張軒寧兄弟二人,“名創系”董事則占據三個席位,名創優品實際控制人葉國富由此實際掌握了永輝超市的經營管理權。
按照葉國富的計劃,永輝超市將迎來激進的變革,葉國富計劃2025年關閉250-350家尾部門店,同時調改200家中部門店,預計2026年底完成所有存量門店調整。
而張軒寧有著相對保守的經營態度,在董事會審議成立以葉國富為領導的改革領導小組議案時,張軒寧投下了唯一的反對票。在反對意見中,除了表達對CEO李松峰出局的擔憂之外,張軒寧提及永輝超市當下的關鍵是經營層和股東團結一致,穩住心態,看問題做決策要謹慎,不以偏概全,不極左極右,堅持腳踏實地,不搞機會主義。
但不論如何,在成為第一大股東半年之后,葉國富實際掌控了永輝超市的董事會及未來變革方向。到目前為止,葉國富“抄底”永輝超市這筆投資浮盈超過80億元。3月18日下午,永輝超市宣布計劃關閉其東北市場下的黑龍江、吉林省12家門店。
張軒寧反對人事調整
名創優品成為永輝超市的第一大股東之后,永輝超市公司陷入了無實際控制人狀態,此次董事會換屆之后,葉國富和“名創系”董事通過多數席位實際控制了永輝超市董事會。作為永輝超市創始人的張軒寧在董事會上提出了反對意見。
3月17日,永輝超市2025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進行了董事會的換屆,新的董事會由5名非獨立董事和3名獨立董事組成。其中,5名非獨立董事由永輝超市創始人兄弟張軒寧、張軒松占有兩席,葉國富以及名創優品集團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名創優品集團”)獨立非執行董事王永平、名創優品集團首席財務官張靖京占有三席。
永輝超市原CEO李松峰落選非獨立董事。不僅如此,永輝超市公告稱“本次董事會暫未聘任公司CEO,虛位以待,將全球招募”。
股東大會之后,同日,永輝超市召開第六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進行一系列人事變動。會議選舉張軒松為新的董事長,聘任王守誠、羅雯霞、曾鳳榮、林紅東、吳凱之、甘旺亨為公司副總裁,吳凱之為公司財務負責人,經張軒松提名聘任黃曉楓為公司董事會秘書。
在管理層變動后,永輝超市表示,為加快公司改革轉型步伐,擬正式成立改革領導小組,統領公司改革轉型工作,由葉國富出任改革領導小組組長。而在這個議案中,“永輝系”董事張軒寧投出了唯一的反對票。
為此,張軒寧給出了近八百字的反對理由。張軒寧認為“當前高級管理議案中,未涉及CEO 安排,這令人深感憂慮”,隨后張軒寧列舉了已經出局的CEO李松峰四大主要貢獻,包括領導團隊深入學習胖東來模式、推動組織重塑、重視供應鏈建設和自有品牌打造、以及團隊建設等。
2016年,京東首次投資永輝超市,拿出超過42.34億元的資金取得其10%的股份。2018年,京東邦能再次對永輝超市增資,期末“京東系”公司合計持股比例達到11.43%。從持股比例來看,京東成為了永輝超市第三大股東。
2021年1月,看中互聯網企業的數字化能力的永輝超市,以396萬元年薪聘請李松峰出任首席技術官、副總裁,在此之前,李松峰歷任京東移動技術部、平臺交易研發部、中臺共享技術部負責人,京東集團高級總監。2021年8月,李松峰出任永輝超市首席執行官。
3月11日,永輝超市公告顯示,京東世貿將在4月2日至7月1日之間,對永輝超市進行減持,減持比例不超過2.94%,這也是京東世貿當前所持永輝超市的全部股份。減持完成后,京東將不再持有永輝股份。
實控人兄弟已有分歧
早在2018年,永輝超市內部就出現了公司戰略上的分歧。
公告顯示,永輝超市的創始人張軒寧、張軒松兄弟二人在永輝超市發展方向、發展戰略、組織架構、治理機制等方面存在較大分歧,對永輝云創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永輝云創”)的定位、發展方向和路徑也有不同意見。2018年12月,張軒寧、張軒松解除一致行動關系,此后雙方依照自身意愿獨立行使股東及董事的權利和義務。
彼時,張軒松直接持有永輝超市14.7%的股份,為公司執行董事,張軒寧持股比例約為7.77%,為公司副董事長、總裁。
資料顯示,“超級物種”母公司永輝云創成立于2015年,張軒寧為聯合創始人。在2015年前后,永輝超市布局新零售業務時兄弟二人的分歧已有端倪出現。張軒松曾在股東交流大會上表示:“對于超級物種,我和CEO張軒寧有分歧,他看好餐飲,我認為重心應該做‘送貨到家’。”
但超級物種的新零售業務并沒有給永輝超市帶來利潤的增長。2016年開始,永輝云創進入持續虧損,2018年虧損額超過9億元,三年時間虧損遠10億元。
2018年底,張軒松、張軒寧兄弟二人解除一致行動關系,永輝超市進入無控股股東的狀態。彼時張軒寧承諾,在其控制永輝云創,或對永輝云創的經營管理具有重大影響的情況下,若永輝云創的主營業務與永輝超市存在同業競爭,則其不得在永輝超市擔任除董事和監事以外的其他職務。
同一天,張軒寧以3.94億元的價格從永輝超市手中收購永輝云創20%的股權。交易完成后,張軒寧直接持有永輝云創29.6%的股份,永輝超市持股比例則下降為26.6%,張軒寧成為永輝云創控股股東。
但作為合營公司,永輝超市并未放棄永輝云創的業務。2019年5月,永輝云創增資10億元,用于門店擴張、夯實供應鏈、提升永輝生活(S2C)等,永輝云創現有股東將對其進行同比例增資,其中,永輝超市出資2.66億元,增資后持股比例不變。
到2020年8月,永輝超市又以3.8億元的價格收回張軒寧手中永輝云創20%股權。交易后,張軒寧持股比例下降至14.4%,永輝超市持股比例上升至46.6%,成為控股股東,重新取得對永輝云創的經營管理權,再次將其計入合并報表。
永輝云創回歸之后虧損逐漸收窄,2023年扭虧,凈利潤約為4658萬元,但也仍然無法為永輝超市提供更多支撐,2024年上半年,永輝云創凈利潤僅77萬元,經營現金凈流出183.37萬元。
雖然永輝云創重新回到了永輝超市的懷抱,但張軒寧、張軒松兄弟二人至今仍未恢復一致行動關系。在剛剛結束的董事會上,也只有張軒寧一人對于葉國富領導的改革領導小組議案投出了反對票。
葉國富資本版圖擴張
永輝超市的虧損局面亟需改變。
2021年開始,永輝超市就陷入連續虧損的境地,到2023年永輝超市連續三年虧損累計超過80億元,2024年,永輝超市預計凈利潤將繼續虧損14億元。
2024年之后,胖東來一度火遍全國,永輝超市開始學習胖東來模式。截至2024年底,李松峰帶領著永輝超市已經完成了31家門店的調改。
在收購永輝超市股權時就曾提到,駿才國際及其實控方名創優品將與永輝超市攜手向品質零售模式轉型。此前,葉國富透露對永輝超市的調整方案,計劃2025年關閉250-350家尾部門店,同時調改200家中部門店,預計2026年底完成所有存量門店調整。相比于永輝超市2024年的調改進度,葉國富的方案明顯更為激進。
而張軒寧在投出反對票時表示,公司已成功走出轉型期,正處于產出最大化的關鍵階段,同時也是數字化轉型戰略落地的收獲期。在這一重要歷史節點,戰略規劃的穩步推進對公司未來發展起著決定性作用。永輝超市當前關鍵是經營層和股東團結一致,穩住心態,看問題做決策要謹慎,不以偏概全,不極左極右,堅持腳踏實地,不搞機會主義。
3月18日下午,東北永輝超市發布《關于黑龍江、吉林地區門店閉店的說明與致歉》。致歉中稱,“基于資源整合和能力聚焦的考量,經綜合評估,”永輝超市計劃關閉其東北市場下的黑龍江、吉林省12家門店。
2024年9月,葉國富通過控股公司廣東駿才國際商貿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駿才國際”)以62.7億元的對價取得永輝超市29.4%的股份,成為永輝超市第一大股東,對應每股收購價格為2.35元/股。
此后,永輝超市股價從2.25元/股一路拉升,2024年末時最高曾達到7.87元/股。截至3月19日收盤,永輝超市股價為5.22元/股,市值約為473億元。以此計算,葉國富“抄底”永輝超市以來,投資收益率超過132%。
2020年名創優品在紐交所上市,2022年又二次登陸港股,名創優品成為葉國富資本版圖中第一家上市公司。截至3月19日收盤,名創優品市值為522.45億港元。瞅準時機“抄底”永輝超市后,葉國富的資本版圖進一步擴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