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藍鯨新聞3月25日訊(記者 徐曉春)與智元機器人戰略合作公布后,3月25日,大豐實業股價應聲漲停,收于16.52元/股。
站在智元機器人背后的男人輪到了浙商豐華,大豐實業是較為典型的家族式上市公司,豐華一家四口牢牢控制著上市公司實控權,合計持股37.7%。豐華的弟弟、叔叔以及大豐實業前員工、關聯方員工等,均現身前十大股東,合計持股近六成。
股權集中的情況下,大豐實業在概念加持下股價持續拉升,3月初,大豐實業也在微信公眾號表示接入DeepSeek,年內,大豐實業股價累計漲幅已經超過了46%。但值得注意的是,今年2月,實控人豐華的弟弟豐岳曾因違規減持被寧波證監局采取責令整改措施。
相比于股價的節節攀升,大豐實業的業績并不樂觀,2022年以來公司凈利潤連續出現大幅下滑,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歸母凈利潤降幅達到57.62%。在2024年年報發布前,大豐實業財總離職。
與智元合作股價漲停,近年來豐華家族接連減持
3月24日晚,大豐實業公告,公司與上海智元新創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智元機器人”)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大豐實業表示,雙方將共同探索相關產品在文娛旅體商場景的創新應用。
智元機器人由華為前“天才少年”彭志輝于2023年2月聯合創立,并由彭志輝擔任首席技術官,研發通用人形機器人。
3月24日智元科技剛剛完成B輪融資,該輪融資由騰訊領投,龍旗科技、藍馳創投等多家產業方及老股東跟投。據科創板日報報道,智元機器人還在以150億估值進行新一輪融資接洽。
在人形機器人大熱的風口上,與智元機器人合作的大豐實業在3月25日開盤即漲停,截至下午收盤,大豐實業股價為16.52元/股,公司目前市值約為68億元。
今年以來,大豐實業接連搭上了好幾輪概念風口,年初時公司股價最低曾下探至9.92元/股。由于搭上谷子經濟、DeepSeek等概念快車,短短三個月時間大豐實業股價累計漲幅達到46.19%。
目前,大豐實業由豐氏家族實際控制。截至2024年9月30日,豐華直接持有大豐實業23.44%的股份,并通過寧波上豐盛世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以下簡稱“上豐盛世”)持有4.11%的股份。同時,豐華的妻子王小紅(LOUISA W FENG)直接持股5.01%,豐華的兒子豐嘉隆(GAVIN JL FENG)、豐嘉敏(JAMIN JM FENG)分別持有2.88%、2.26%的股份,四人為一致行動人。
此外,豐華的弟弟豐岳、叔叔豐其云分別持有10.75%、2.97%的股份。在大豐實業前十大普通股股東中,豐氏家族占有7席。剩余3位股東有兩位曾經或者正在仍是大豐實業的員工,1位也曾在大豐實業關聯方公司任職。前十大股東全部持股合計占到大豐實業股本的59.38%。
2017年4月,大豐實業登陸A股。解禁期屆滿之后,即2020年4月豐華家族就接連進行減持。2020年4月,豐華控制的上豐盛世、豐其云公告分別計劃減持550萬、300萬股,減持比例分別約為1.37%、0.75%。2022年至2024年期間,豐岳、豐其云繼續以個人資金需要、投資需要等原因繼續減持股份。
2024年11月,大豐實業公告稱,2019年10月至2024年11月,豐岳累計轉讓2081.4萬股股份,同時因限制性股票授予、可轉債轉股導致股本發生變動,豐岳持股比例被動稀釋,以上原因共同導致豐岳持有公司股份比例從13.65%降低至8.57%,持股比例合計累計減少達到5%。當時大豐實業公告表示,豐岳的相關行為并沒有違反相關法律法規等。
但在今年2月21日,豐岳還是收到了證監會的行政處罰。據寧波證監局披露,豐岳在2019年至2024年期間,通過主動減持及被動稀釋等方式,持股比例從13.89%降至8.56%,累計減少5.33%。根據《上市公司收購管理辦法》規定,股東權益變動達5%時應立即停止交易并履行信披義務,但豐岳在觸及該比例時未停止減持操作,構成違規。因此,寧波證監局對豐岳采取責令改正的行政監管措施,相關情況記入證券期貨市場誠信檔案。
業績下滑財總辭職
大豐實業本身聚焦文化、體育、旅游領域,從事文體旅科技裝備、數字藝術科技、軌道交通裝備、文體旅運營服務等業務。其中,為大豐實業貢獻了主要收入的文體旅科技裝備業務包括為泛文化場館等提供舞臺機械、燈光、音響等系統集成,為體育場館/中心提供專業硬件、場地工藝、聲光智控等,以及為城市、景區等提供文化光影秀、沉浸式演藝空間、多媒體藝術裝置等文化創意策劃、產品、服務與系統解決方案。2023年大豐實業超過7成收入來自該業務。
此次與智元機器人的合作中,雙方將共同注資成立合資公司,大豐持股85%,智元機器人持股15%。根據協議,首期啟動文娛旅體商場景研發,大豐實業承諾將于合資公司成立后一個季度內提供不低于1500萬元意向采購訂單用于場景研發。
合作模式來看,由大豐實業負責籌建涵蓋產品外觀設計、定制開發及本地化部署的專業團隊,同時開放文娛旅體商領域的核心場景入口與數據資源,智元機器人則向合資公司輸出具身智能技術、通用型機器人"遠征系列"、“靈犀系列”、“靈巧手系列”等產品。
不過,近幾年大豐實業的業績情況都不樂觀。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全部營業收入約為11.67億元,同比減少31.55%,公司實現歸母凈利潤僅5261.24萬元,同比下滑57.62%。
大豐實業在此之前已經連續兩年出現凈利潤的大幅下滑。2022年大豐實業全年實現凈利潤約為2.87億元,同比下滑26.61%。2023年由于新開工率不足,交付進度不如預期,個別項目毛利率低于平均水平,同時新業務拓展費用增加等因素,大豐實業營業收入縮減至19.38億元,同比下滑31.83%,歸母凈利潤下滑64.81%,僅為1.01億元,不及公司2017年上市首年的利潤水平。
且在年報發布前的敏感時刻,1月9日,大豐實業財務負責人張進龍因個人職業發展規劃原因離職。資料顯示,張進龍于1988年7月出生,浙江大學本科學歷。曾擔任立信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浙江分所審計項目經理、浙江大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會計總監,2019年加入大豐實業,曾任大豐實業財務總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