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鯨新聞3月25日訊(記者屠俊)3月24日,中藥飲片公司廣州市香雪制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香雪制藥”,300147.SZ)發布公司及相關當事人收到《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根據調查,香雪制藥在2019年年度報告中存在虛假記載,此外,香雪制藥還涉及2016年至2020年關聯方非經營性資金占用問題,關聯企業包括其控股股東廣州市昆侖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昆侖投資)和其子公司廣州香嵐健康產業有限公司(曾用名廣州協和精準醫療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協和精準)。
根據公告,該公司實際控制人王永輝被處以1000萬元罰款,且被采取5年市場禁入措施,此外多位高管被罰。
而事實上,香雪制藥已經深陷“廣州生物島”資金漩渦將近10年,而協和精準作為其子公司曾經被賣于其母公司昆侖投資,但不久后香雪制藥又斥巨資將其從昆侖投資手中買回,一買一賣一度引發市場爭議。
香雪制藥股票自2025年3月25日被實施其他風險警示,股票簡稱由“香雪制藥”變更為“ST香雪”;股票代碼不變,仍為“300147”。3月25日,ST香雪開盤“20cm”跌停。
昆侖投資和香雪制藥的法定代表人均為王永輝
根據此次《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公告顯示,香雪制藥2019年年報存在虛假記載。廣東證監局稱,2019年12月,香雪制藥位于廣州生物島上5棟別墅被相關政府部門拆除,香雪制藥未按規定確認拆除別墅產生的在建工程損失,導致2019年年報虛增利潤5383.25萬元,占當期披露利潤總額的45.98%。
香雪制藥還涉及2016年至2020年關聯方非經營性資金占用累計超48億元,且未按規定披露。
2016年至2020年,香雪制藥以購買信托理財、中藥材合作經營等名義支出款項,并最終劃轉至控股股東廣州市昆侖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昆侖投資)等關聯方,用于關聯方償還借款、收購股權等。
2018年至2020年,香雪制藥代關聯方廣州香嵐健康產業有限公司(曾用名廣州協和精準醫療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協和精準)支付香嵐官洲酒店工程款。
廣東證監局認為,上述事項均構成關聯方非經營性資金占用,2016年至2020年,上述非經營性資金占用實際發生額分別為5.85億元、8.45億元、14.08億元、6.57億元、13.57億元,香雪制藥未按規定及時披露,也未在2016年至2019年年度報告中予以披露,僅在2020年年度報告中披露非經營性資金占用金額12.62億元。上述各年度未披露的資金占用發生額分別占香雪制藥當期披露凈資產的15.88%、21.75%、35.10%、15.98%、2.22%。
藍鯨財經查閱天眼查信息顯示,昆侖投資是香雪制藥的控股股東,持股比例為22.59%,昆侖投資和香雪制藥的法定代表人均為王永輝,持股比例為2.03%;而香雪制藥目前是協和精準的百分百控股股東。
根據該《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香雪制藥、公司實控人王永輝,時任董事和高管盧鋒、陳炳華、黃濱、徐力、郝世明擬被警告及罰款15萬元到1000萬元不等,王永輝還擬被實施5年證券市場禁入措施。
深陷“廣州生物島”項目
那么廣州生物島和香雪制藥又有何關系?
根據前期公告顯示,2016年4月26日,因籌建精準醫療項目,香雪制藥計劃以15.73億元收購廣東啟德酒店有限公司(下稱“廣東啟德”)旗下生物島AH0915002地塊1號、2號土地使用權與上蓋建筑及其配套物業等整體資產。
不過,實際上,生物島項目是一個爛尾項目。2011年4月,啟德公司在廣州市蘿崗區生物島(也叫“官洲島”)購置了一塊5.01公頃的土地,并在這里建一座五星級酒店及相關配套設施,項目原計劃2011年10月開工,2013年4月完工。由于啟德公司資金鏈問題,項目直到2016年仍未完工,變成了爛尾項目。此時的交易對手方啟德公司已經面臨破產風險(實際于2022年1月破產),并購標的“生物島項目”已經被法院于2016年輪候查封,期限為3年。
直到2017年4月廣東啟德才履行了其中2號地塊的過戶手續,香嵐官洲酒店即屬于2號地塊。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辦理了2號地塊過戶后不久,2017年5月,香雪制藥急忙成立了一家新的子公司——廣州協和精準醫療有限公司(下稱“精準醫療”),然后將剛收購的“生物島項目”一分為二,將其中2號地塊及附著物(即2號地塊及相關酒店資產)劃轉至精準醫療公司。
而隨后2017年12月8日,香雪制藥發布公告稱,擬作價16.2億元將協和精準100%股權轉讓給控股股東昆侖投資或其指定的第三方。本次交易完成后,香雪制藥不再持有協和精準醫療的股權及生物島2號地塊項目資產。
具體來說,這次資產出售不僅評估增值了1.21億,控股股東昆侖投資還在評估價值基礎上加價約0.13億。通過這筆交易,香雪制藥當年獲投資收益1.34億元。而憑借這筆收益,該公司當年實現盈利0.66億,不過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香雪制藥當年卻虧損1.52億。
雖然香雪制藥憑借出售資產回籠了一大筆資金,但該公司的金融負債并沒有隨著這次資產出售而明顯下降,相反,公司的短期貸款繼續飆升,從2017年末的16.49億上升至2020年末的28.81億。
2019年,香雪制藥的年報被審計機構立信會計師事務所出具了“保留意見”,其中一個原因是“2019年7月至12月期間,香雪制藥控股股東昆侖投資與香雪制藥發生多筆大額資金往來,累計發生額達7.24億元,期末余額為零。香雪制藥未按規定就上述關聯方交易履行必要的審批程序和披露義務。會計師事務所實施審計程序后,仍無法確定香雪制藥2019年度關聯方資金往來披露是否完整。”
更匪夷所思的是,2021年香雪制藥又從大股東昆侖投資手里買回了2017年以約16億元賣出的協和精準,作價15億元,此外,因“2018年至2021年2月期間,昆侖投資共計為協和精準提供股東借款為9.29億元,用于支付其在建項目相關款項”,香雪制藥實際為這次交易支付給大股東昆侖投資的資金約24億元。
“廣州生物島”似乎成了一個資金黑洞,不斷在吞噬香雪制藥的現金流。
連年虧損,債務高企
香雪制藥前身是1958年的蘿崗制藥廠,1997年改制為廣州市香雪制藥股份有限公司。業務涵蓋新型中藥飲片、中成藥、功能保健品、生物醫學工程、生命科學研究等大健康產業領域,主要產品有抗病毒口服液、化橘紅系列中成藥等。
業績方面,自2016年開始香雪制藥業績開始下滑,自2021年以來,香雪制藥更是陷入了連年虧損,2021年-2023年歸母凈利潤累計虧了約15.96億元。1月15日,香雪制藥發布2024年業績預告顯示,預計2024年度歸屬凈利潤將為-6億元至-8.62億元,上年同期為-3.89億元,同比增虧。
值得注意的是,香雪制藥債務高企。截至2024年9月30日,該公司總負債為59.37億元,資產負債率達73%。截至2024年6月30日末,已逾期未償還的短期借款總額達7.26億元,其在2024年半年報中曾披露公司存在債務結構不合理及短期借款集中到付的風險。
近年來,為緩解債務壓力,香雪制藥多次出售資產,包括天濟藥業、兆陽生物、香雪生物、香雪亞洲飲料、九極日用保健品等子公司。2024年6月,為化解債務糾紛,香雪制藥子公司香雪南藥將德慶縣南藥產業園項目資產轉讓給興順農業,轉讓價格為8804萬元。2024年7月19日,香雪制藥以2386.8萬元的價格,向北京六桂堂轉讓北京香雪醫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51%的股權。2024年11月,為有序化解公司債務風險,香雪制藥與山西良辰企業管理有限公司、山西昊德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簽署了《股權轉讓協議》,以3072.8萬元的價格轉讓山西香雪醫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