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四年多時間,萬華化學市值較最高點蒸發2100億元。
雷達財經鴻途出品 文|彭雪 編|深海
3月17日,萬華化學發布2024年度業績快報,全年實現營業收入1820.69億元,同比增長3.83%;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30.33億元,同比下降22.49%。
萬華化學稱,凈利潤下降主要因報告期內原料成本波動影響,整體毛利同比基本持平,同時其他投入增加。此外,公司還對部分投資項目計提資產減值準備或報廢處理。
結合此前三季報計算,萬華化學去年第四季度的表現尤為不佳,凈利潤約為19.4億元,同比下降53%。
在二級市場方面,萬華化學股價較上市后股價最高點跌幅近50%,市值蒸發超兩千億。
增收不增利,2024年凈利潤同比下降22.49%
3月17日,萬華化學發布2024年度業績快報公告。
全年實現營業收入1820.69億元,同比增長3.83%;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30.33億元,同比下降22.4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133.59億元,同比下降18.74%。
萬華化學指出,利潤下降主要因報告期內,公司主要產品銷量持續增長,但受市場價格和原料成本波動因素影響,整體毛利同比基本持平;公司科研投入持續增加,銷售、管理、財務等三項費用同比增長;同時對部分投資項目計提資產減值準備或報廢處理,最終導致2024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比上年同期下降22.49%。
值得關注的是,萬華化學2024年三季報顯示,年初至報告期末營業收入1476.04億元,同比增加11.35%;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10.93億元,同比下降12.67%;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109.28億元,同比下降12.07%。
據此計算,萬華化學去年第四季度的表現尤為不佳,凈利潤約為19.4億元,同比下降53%。
東莞證券研報顯示,萬華化學四季度業績同環比下行,預計與計提減值等因素有關。主要產品價格方面,根據百川盈孚的數據,2024Q4,聚合MDI市場均價是18201.61元/噸(YOY+16.13%,QOQ+4.00%),純MDI市場均價是18646.77元/噸(YOY-10.64%,QOQ+0.88%),TDI市場均價是12885.48元/噸(YOY-24.69%,QOQ-4.65%)。公司聚氨酯業務主要產品四季度價格漲跌不一,其中聚合MDI價格表現較好。
東莞證券在研報中表示,2024年萬華化學多套裝置完成技改擴能。同時,公司持續加大技術創新、不斷延伸產業鏈、擴大高端化產品生產,有望進一步夯實龍頭地位,實現持續發展。預計公司2024、2025年基本每股收益是4.15元和5.31元,當前股價對應2024、2025年的市盈率是17倍和13倍,維持買入評級。
股價較最高點腰斬
天眼查顯示,萬華化學曾用名:煙臺萬華聚氨酯股份有限公司 ,成立于1998年,煙臺國豐投資控股集團成員,位于山東省煙臺市。企業注冊資本31.4億元,超過了99%的山東省同行,實繳資本31.4億元,并已于2019年完成了定向增發。
資料顯示,萬華化學主營業務是聚氨酯、石化、精細化學品及新材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公司主要產品是異氰酸酯、聚醚多元醇、石化、熱塑性聚氨酯彈性體(TPU)、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水處理膜材料、改性聚丙烯(PP)、聚烯烴彈性體(POE)等。
值得關注的是,作為萬華化學的重要投資者之一的孫惠剛,市場中知名的“超級牛散”,近年來通過精準布局和大膽操作,在多只股票上取得了豐厚的回報,特別是萬華化學,通過多年的堅守換來了超50億的利潤。
不過,《2021年·胡潤百富榜》顯示,孫惠剛以100億元財富初登榜單,位列第699名。《2024年·胡潤百富榜》顯示,孫惠剛以85億元財富位列第618名。據此計算,4年時間,孫惠剛財富縮水15億元,排名下降81名。
雷達財經注意到,萬華化學在2021年2月18日曾達上市后股價最高點137.47元(前復權),對應市值約為4316.21億元。3月19日,萬華化學收盤價為69.31元/股,總市值為2176億元。
據此計算,四年多時間,萬華化學市值蒸發2140.21億元,股價跌幅近50%。